与上月相比,我市工业生产资价格持续低迷,价格仍以跌为主。监测的四大类品种,除部分化工产品价格和瓶装液化气价格有所回升外,其他品种价格下跌。
一、钢材价格跌幅扩大。据监测数据显示,本月我市钢材价格继续保持下行趋势,且跌幅有所扩大。监测的31个品种,与上月平均价格相比,跌幅的为线材价格,环比下降5.57%。与上月同期相比,螺纹钢、线材、板材类跌幅较明显。本月底,我市螺纹钢市场均价3817元/吨上下,同比跌幅8.03%;线材均价4025元/吨,同比跌幅7.48%;热轧中厚板均价3813元/吨,同比跌幅5.46%; 冷轧卷板(0.8,SPCC)均价4545元/吨,同比跌幅5.40%;热轧卷板均价4153元/吨,同比跌幅5.21%。
钢材价格持续下跌的原因:一是产能过剩,目前尽管多数钢厂已处于亏损状况,但钢厂减产并不明显,部分钢厂仍在积极消耗前期高价库存,钢厂产能释放继续保持在高位。二是需求低迷。随着宏观经济新的基础数据陆续出台,国内经济增速放缓,现货钢市的信心也受到影响,商家普遍看淡后市。再加上国内不少地区进入高温多雨的季节,对施工用材有一定影响,钢市需求更是弱上加弱。 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市钢材价格仍会保持弱势运行。
二、有色金属价格低位下行。我市监测的6种有色金属价格,与上月相比,平均降幅1.21%。铜本月平均价55617元/吨,略升1.43%;铝均价15467元/吨,下降2.36%;锡均价147500元/吨,下降2.96%;镍均价119200元/吨,下降2.53%;铅、锌均价分别为14967元/吨、14550元/吨,略降0.55%、0.29%。由于美联储没有急于推出新一轮货币量化宽松计划,加上欧央行及英国央行维持利润不变,使市场乐观情绪再度受挫,预计近一段时间内,有色金属价格仍将处于下行通道。
三、化工产品价格涨跌互现。7月,我市监测的9个化工产品4升5降。高压聚乙烯上涨1.61%,聚丙烯上涨4.15%,国产天胶上涨0.28%,合成顺丁胶上涨3.46%;甲醇下跌5.61%,乙醇下降1.28%,硫酸下降5.07%,纯碱下降0.19%,烧碱下降0.03%。前期原油价格连涨推动化工产品价格的回升,近期原油市场价格回落尚未波及化工产品,部分化工产品止跌回升,但由于下游市场需求低迷,导致本月化工产品价格回升力度有限,价格仍以弱势震荡走势为主。
四、煤炭价格大幅下跌。据监测,本月我市监测的4个品种煤炭价格大幅下跌。环比上月,电煤下跌14.74%、水泥用煤下跌2.17%、洗精煤下跌6.75%、混煤下跌14.66%。与去年同期相比,分别下跌26.04%、11%、24.33%、25.86%。在煤炭产能过剩,产量与进口量持续增长,市场需求萎缩的情况下,煤炭市场供大于求,价格大幅下跌。由于影响国际、国内经济增长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增多,煤炭市场面临的宏观政策、经济环境将更加复杂多变,煤炭市场价格下行压力加大,业内人士预计煤炭价格再次上涨的可能性较小,煤炭价格可能继续保持稳中趋降的态势。
五、油价下调,气价上升。2011年7月11日零时起,按照国家发改委要求,下调成品油市场价格,调价后的90#汽油6.52元/升、93汽油#6.91元/升、97#汽油7.30元/升;0#柴油6.76元/升、-10#柴油7.16元/升。这是今年以来第三次下调成品油价格。之前市场对此次调价预期早有心理准备,加之调价前相关政府部门的调价信息已在各大媒体有所显示。所以,市场对此次成品油调价的反映比较平淡。市场在经历了“三连降”后,心态趋于稳定。
进入七月以来,受国际原油价格连涨的影响,本月我市瓶装民用液化气连续上调五次,价格由本月初的101元上涨至104元、再上涨至106元、109元、112元、116元,累计涨幅14.85%。据了解,我市液化气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除受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外,另一方面原因是目前扬子石化正在进行设备检修,市场供应量减少,导致液化气出厂价格上调。
六、水泥价格深跌,产能过剩明显。监测的强度为42.5的普通硅酸盐含包装水泥、散装水泥7月底价格分别为280元/吨、250元/吨,与上月同期相比,价格分别下降12.5%、7.41%。据了解,目前国内水泥行业有差不多2亿吨的过剩产能,水泥产能过剩,加上下游市场需求不足、煤炭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下降,水泥价格一路下行。